多地律协严禁律师律所跟法律公司业务合作,会不会被现实打脸?
3、今年全国两会期间,全国人大代表、福建省律师协会会长于宁杰提交的“关于加强法律咨询服务公司监管的建议”中提到,法律公司有的通过虚假承诺、任意收费等手段对律师行业进行无序竞争,有的超出规定范围招揽法律业务、“雇佣”执业律师、转包服务项目,甚至盗用律师和律师事务所名号,不仅其自身问题重重,也对律师行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严重冲击。
打开网络,不用搜索,只要你搜索过法律问题,大数据就会在你今后的网页浏览中精准的推送出各种“专业律师团队保驾护航”“帮你应对起诉”、“七天之内保证立案”、等等广告。
不少法律咨询机构宣称其背后有专业的律师团队,并声称“在线咨询不收费”;微信群里,也出现了法律公司以1000元的价格公开招录开庭律师的广告.......与此同时,大量的律师,尤其是年轻律师,纷纷陷入了案源危及、收入危及,甚至出现了律师跑到法律公司坐班免费咨询以承揽案件,女律师称收入保证不了温饱跑到直播间跳“擦边”舞蹈副业普法.....
有律师实在坐不住了,打算离开待在律所里坐等客户上门的状态,跑去“投靠”法律咨询公司。去了一打听付费标准,心理更哇凉哇凉了:标的50—100万的给律师5000元,标的10—50万的给律师3000元,标的10万以下的给律师费1000元。律师感慨,简直是颠覆认知的白菜价了,光剩出苦力了!
犹如此前文章中写过,如果真的没有律所、律师业务合作的情况下,不管是大小的法律公司,仅限于提供法律咨询服务,是不可能将法律业务做大做强的。现实却是,各地法律公司的遍地开花,背后或多或少的,都有律师、律所的身影,甚至很多都是律所、法律公司本就是两块牌子的一套人马。如此现实,不是本号杜撰的,都已经上了电视采访节目了。
市场竞争充分、不进则退的法律公司市场上,很多公司都在发布广告,声称可以巨资收购律所,共谋未来发展;有的律所、律师迫于生存压力,早就将跟法律公司合作,当成了业务收入的主要来源。发展到如此的你中有我、我中有你的地步,却少有律所、律师因为跟法律公司合作而受到行业查处的,仅是依靠一个“声明”禁令,就可以杜绝此类现象的吗?有网友的留言是,在他们当地,某法律公司的开办者,直接就是当地的律协领导。这还怎么禁?
发布公开禁令,实则是一把双刃剑:执行的严格,确实可以保证当地法律市场的公平竞争秩序,但是,如果仅是发布了却无长期而严格的一视同仁查处的话,就会被现实打脸无人再听的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了。
往期文章:切莫掉坑:法律行业已经鱼龙混杂,需要法律服务的一定要擦亮双眼
往期文章:“云浩止耕”反转了?网传很火的武大教授“何错之有”一文,毫无法理可言
往期文章:调取侦查卷须原侦查机关同意?申诉阅卷遭遇内部规定,律师没有气馁
往期文章:火箭式提拔,断崖式坠落,近日被查的几例“年轻干部”
为方便与网沟通,法律爱好者可添加小编微信号:kelly489112(劳拉)为好友,以组建法明法律微信群交流。请注明职业,以便分类建群。也欢迎法律网友投稿。本号原创文章,未经许可,禁止其他媒体(不包括朋友圈)进行转载,侵权追究法律责任。